•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刘力红《凤仪学说-导言》 (1人在浏览)

清心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注册
2005-04-22
帖子
3,482
反馈评分
103
点数
101
http://shushantang.5d6d.com/thread-1175-1-1.html
壬午年(2002 年)十月初一正在清华人文学院访问的我,迈进了人生最难忘的一个日子,这一天,我第一次听到了王凤仪这个名字,第一次看到先生的著述《王凤仪年谱语录》。那之后的感受,曾在《思考中医》末尾的九问中谈到过:五内震动,惭愧万分!之前的我,自认为一直在追求善法,儒、释、道都曾涉猎,而且还算是努力的,但不知怎的,手脚总是找不到落处,所以,虽然在拼命地行走,但因为是在空中行走,再怎么走也没有距离,生不起“进步”的觉受。

那之后,自己突然觉得一下子从空中落到了实处,在实处行走,哪怕是很小的一步,都有距离感,都有进步的觉受。这样的感受是自己一直以来苦苦追寻的,没曾想竟能从凤仪先生的著述中这样轻易得到。当时从内心深处升起的一个强烈愿望,就是如何尽快地将凤仪先生的系列著述正式出版,以使千千万万有一些追求的人能真实得到进步的感受。

在七个年头就要过去的时候,由于彭鹏博士及凤仪先生曾孙女元五老师的多方努力,加之中大出版社编辑们的慧眼,上述这个愿望总算就要实现了。这是真正可喜可贺的!所以,很愿意尽己所能写上几句,一则以完彭博士之嘱托,二则亦望能为此书之流通助缘。

按照凤仪先生的说法,中国文化是做出来的,行出来的,而非读或写出来的。所谓道是行的,德是做的,不行没有道,不做没有德。文能够依靠读或写,但要产生“化”的功用,则必须要去做和行,否则文就不会产生“化”的功用。文若没有“化”的功用,那就不能称其为文化,那也就成了一纸空文。我想百余年来,人们之所以会蔑视我们的文化,之所以要打倒孔家店,其根本原因,就是由文所生的“化”的功用没有了,而文之所以不生“化”,就在于读或写的人多,而真正做和行的人少了。文若不生“化”,这个文便是一团死文,即便她浩若烟海,亦只是死水而已。亦正是因为文的这个变化,打倒她的因缘便应运而生。然而天无绝人之路,更无绝文化之路,亦正是在这个时节,辽宁朝阳地界,涌出了一眼活水一股清泉―――王凤仪先生出世了。

凤 仪先生乃一位不谙读写之“白丁”,然而正是这位不谙读写之“白丁”,将整个中国文化行了一遍,做了一遍。使得渐失“化”机的死文,重新焕发了生机。使得潭潭死水,皆变活之汪洋。为什么在这个节骨眼上,在这个因缘时节,能令中国文化起死回生的不是学富五车通读四库之文人,而是穷守僻壤的白丁?这正是需要大家去参的!仅此一点,已然透出孔门心法之要妙;仅此一点,已然托出何谓学问了。这也正是学术界的同仁亟须研究的课题。用凤仪先生的话,他是来为孔子补漏的,而我则以为他就是孔子的再来!是大成至圣先师的再来!不同的是他换了一个方便来办教育,换了一个方便来育人。

以个人的理解,上述方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从疾病入手。

这是作为一名医者,最令我震动的地方,亦是最值得吁请大家关注之处。过去生了病,大都认为要么是伤了风、受了寒,要么是吃坏了东西,或是感染了细菌、病毒……医生治病亦不外乎吃药、打针、手术、针灸、按摩,若再不好,则或云重病难治,或云医术不济。有多少会意识到生气、上火、怨人会生病,性子不好、脾气不好,甚或缺失孝悌会生病?而且是更重要更根本的致病因素呢?几乎没有!凤仪先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实践揭示了这个重要而根本的联系,创立了“性理疗病”及“讲病”法门。依此法门,只要患者认取病由,且诚心悔过,往往多年的疾病很快得到治愈。现今黑龙江克山县之刘有生先生秉承了这一法脉,数十年间,以此疗病,不施药物,不取分文,使很多疑难大病得到康复。

由怨恼所致的疾病,由心性所致的疾病,往往皆系药物及现今各种疗法所不能及者,亦是所谓疑难者、不治者,解铃犹须系铃人,对于此类疾病,除认知怨恼,认知心性,没有别的出路。而沿此深入,亦为认知中国文化甚深奥义的捷径。这是凤仪先生习用的,以“病”之方便教育,以“病”之方便化人,也是学人能够通过“生病”认识自身的无上门径。

其二,从家庭入手。

这是儒门治国的手段,也是修身的方法。《大学》的修、齐、治、平,以齐家为枢要,凤仪先生依此,亦以家庭为下手处。家之曰齐者,说明家最不易齐,以其不易,故释、道选择出家,而儒者禀匹夫之志,故明知难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齐家的关键是夫妇,可以说,夫妇是人类自有社会始最大的一个问题,也是最棘手的一个问题。说她棘手,凡有夫妇之名实者,皆当有会心处。以夫妇这道关,最是着不得劲,用不得力。若以胜人之心对之,要么两败俱伤,要么落荒而逃。唯有以自胜之心处之者,或能过得此关。《中庸》所言“强哉矫!强哉矫!”用以形容此关之过来人,最是妥切!

时光流逝到21 世纪,闯得此关的人是越来越少,过不得此关者,或是选择离异,或是选择“二奶”,或是独身,有的虽然面上平静,内里却满布杀机。总是不得自在,痛苦万分。何以故?为什么呢?

因为一开始就把夫妇这步道颠倒了。按照儒门的宗旨,夫妇是用来成就君子的,而不是用以造就享乐,故《中庸》曰:“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用成就君子的夫妇来贪图享乐,哪有不痛苦的呢?!

前云凤仪先生说自己是为孔子补漏来的,补什么漏呢?就补夫妇这个漏。过去的夫妇是阳主阴从,所以抓好男教就行了,男教好了,女的自然会跟上,所谓夫唱妇随是也。现在的天时不同了,现在是阴盛阳衰,阴主阳从,在这个格局下,抓男教还管用吗?不管用了!所以必须与时俱进,必须换招抓女教,只有将主事的教过来,改变过来,夫妻才能举案,阴阳才能和合。为此,凤仪先生设立了姑娘道、媳妇道、老太太道。姑娘修好了,成就姑娘道、姑娘佛;媳妇修好了,成就媳妇道、媳妇佛;老太太修好了,成就老太太道、老太太佛。圣人之用心良苦啊!

家庭是凤仪先生全部思想(俗称善人道)的落脚处,而女教则是凤仪先生的创举,先生以一位庄稼人的身份,一生创办了七百余所女义学。如果说以家庭作为先生办教育的一个方便,那么,此方便实为诸方便中最大的方便。是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教育方式,是最值得我们将心身投入之处。

其三,从性情入手。

性分为三,谓之天性、禀性、习性。这是先生全部思想的来源,也是先生于整个历史长河中特立独行之处。传统文化之所以可做可行,修行之所以可操作,皆在于此。天性是人的本性,与生俱来,众人如一,纯阳无阴,至善无恶;禀性乃禀赋所来,故有厚有薄,有强有弱。禀性纯阴,恶而不善;习性乃后天之习染,随所处不同而异,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即指此性也,故此性或阴或阳,或善或恶而不定。三性之中天性本俱,不假修持。禀性坚固,所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即言此性。习性虽云有善有恶,然恶习易染,善习难成。故先生之“六字真言”谓:去习性,化禀性。若习性(不良者)得去,禀性化净,则天性自然显露,自然圆满。此为凤仪所倡善人道修行之不二门径,实则亦为儒、释、道修行之不二门径。

禀性的表现,实则为由性格等因素引发的不良情绪(怨、恨、恼、怒、烦等),它是障蔽天性的要素,习性则为衍生和助长禀性的因缘。情绪是禀性的外象,禀性是情绪的根子,是遮盖在我们头上的乌云,使我们见不到天性的阳光。千百年来,人们最容易姑息迁就的就是情绪,就是禀性脾气。有个偷鸡摸狗的,众皆耻之,而发发脾气,动动禀性,每多习以为常,以为可情可谅,殊不知这正是众贼之王,是障道的主因。在先生的诸多学问中,有一句话最令人毛骨悚然:不化性(化除禀性),念破嘴(念经念咒)也是地狱的鬼!一般而言,在中国文化里谈修行的有三家,儒家成就君子,释家成就佛、菩萨与罗汉,道家成就仙与真人。而以凤仪先生之所见,君子也好,佛、菩萨也好,仙与真人也好,无一例外都是人成就的,所以必须先成就人,这是一切的基础,也是诸家之共法。只有共法成就,再向上提起一步,才能成就各家之所愿。而于诸所成就,禀性的化除是为基本前提。

禀性一事,乃世人之所最轻,而为凤仪先生之所最重。禀性的外象是情绪,禀性是情绪的根子,那什么是禀性的根子?就是自我!就是根本无明!此为禀性之所以坚固的根本因素。所以,化除禀性实际上就是破除自我,就是破除无明。

上述三方面,第一方面从疾病入手,这是先生所倡诸法之先导,人不生病,要他回头是很困难的,所以借诸疾病以导之。普通意义上的疾病反映的是心身层面的问题,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所以问题出现不是坏事,是为解决创造前提。凤仪先生说“有病的人是二等好人”,大抵言此。第三方面的情绪是更深一层的问题,若能看透二者,则就三界(性、心、身)普被了。三界的问题暴露,解决的场所就在家庭(第二方面),只要我们想解决,并按照先生给出的方法直接在问题上用功,那么进步的觉受就会慢慢生起,成就也只是早晚之事。

传统文化注重因果,因果教育是根本教,这是造就中国文化积极性的要素。若从这个角度,能够为凤仪先生系列丛书之出版写上几句,这本身就是一个因果。对此,既感恩而又惶恐,因为这个导言本该是由以志先生来写,以志先生年逾八旬,他用一生行持着凤仪先生的学问,他用生命护持着凤仪先生留下的著述,是先生思想研究与行持之集大成者。这套丛书能够正式出版,与他老人家的艰辛付出是分不开的。而我不过是这门学问的受益者,还是一个禀性作主的凡夫,只能借此机会向老人家致以深深的谢意!亦谢彭博士的高看!祈愿世界和平、祖国强盛、人民安乐!

                              己丑四月十八于南宁青山
 
从这篇导言上看,过于唯心,而且很多大言不惭的地方,虽主张"行"与"做",但也不能把自己当作神仙来看吧?自己都没修好,又如何修人?
 
face3.gif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