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国际品牌≠“东方不败” (1人在浏览)

DBLOVER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注册
2005-01-20
帖子
1,918
反馈评分
4
点数
61
国际品牌≠“东方不败”

来源:信息时报

  针对近日强生婴儿产品在印度被指含有害成分之事,卫生部新闻办表示已对此事件高度关注,正与强生中国公司联系,希望早日查证中国市场上强生婴儿产品的安全性。

  肯德基、亨氏、强生、SK-Ⅱ等等,这样的名字和鲜明的企业标识是伴随着优质产品俘获中国消费者的心的。
在我们一路对国际品牌“爱你没商量”的时候,他们却屡屡折翅:辩白之辞犹言在耳,立马又上演道歉书的一出戏。在此,我们要反思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究竟是什么让这些国际品牌成了“东方不败”?

  首先是品牌崇拜。国际品牌是全球经济市场化的早期或典型产物,拥有天然的优良品质与服务,这是品牌忠诚度的基础,按照“品牌危机马赫原理”,越是大品牌越不怕危机,越是小品牌,危机化解能力越弱,品牌的抗击打能力与品牌的强势程度成正比,而品牌迷信缘于消费虚荣。我们大多本土品牌依旧完全沉浸于规模效益的发展梦想中,对“与消费者建立独特的品牌崇拜关系”毫无紧迫感,这种隐忧的表现就是:消费者缺乏对本土产品品牌忠诚习惯,一旦外资优势品牌入境,若引导不当很容易形成了对洋品牌的品牌迷信。这也是我们自主品牌创立和发展中的一道大坎儿。

  国际品牌能“不按套路出牌”还在于我们的游戏规则缺位。颇耐人寻味的一个现象是:洋品牌接连触雷后,不是轻描淡写,就是虚与委蛇,不见下文。有人说,国内市场规则与法律的缺失养就了国际品牌的傲慢与偏见:比如召回制度。尽管作为一种国际通行的惯例,召回制度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被写入法律,但在本国却不多见。几大国际品牌的折翅,从另一方面向人们传递着这样一个信号:“建造国际品牌商品的国内安全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其实,“国际品牌”与“优质”本来没有绝对的联系。这阵子的系列事件,只不过是暴露了某些国际品牌制造企业的真实面目。效益最大化、利润至上永远是市场的不竭动力,市场经济的本质是诚信经济,可是品牌天生只姓“资本”不姓“诚信”,“免检”也好“自律”也罢,都抵不上制度化的监管和刚性的规范,市场经济没有“东方不败”,市场经济也不该相信会有什么永远的品牌。
 
00000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